肥城市抢抓山东省打造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机遇,聚焦泰安市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战略部署要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依托丰富盐穴资源,以“盐穴储能”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在资源招商领域趟出了一条“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人才支撑、市场运作”的成功路径。
肥城国际首套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首次并网发电现场
4月30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首套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在肥城市首次并网发电一次成功。该电站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由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效率最高、性能最优、成本最低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这是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该项目建设规模为300MW/1800MWh,工程总投资14.96亿元,系统额定设计效率72.1%。可实现连续放电6小时,年发电约6亿度,在用电高峰为约20-30万户居民提供电力保障,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8.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9万吨。项目获评2023年度全国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入选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山东省重点项目。
肥城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
创新思维 科学布局
打造储能示范项目
300MW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的建设推进,离不开前期中储国能1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项目的成功落地。在示范电站项目洽谈招引前,肥城市制盐产业面临产品单一、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差等难题,并受困国家“两碱”限批政策,产业链无法向下游延伸,成为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此,肥城市另辟蹊径破解难题,目光由“制盐”瞄向提盐后的“盐腔”,领导多次带队外出考察调研,交流对接专家学者、储能企业。考察过程中了解到,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发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成熟可靠、能源转换率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且其子公司中储国能有意将技术实现产业化。通过向其深入推介肥城市经开区盐穴资源,积极对接争取,最终促成了示范项目的成功落地,为下一步大规模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肥城市盐穴储能产业园国家示范项目全景
规划引领 摸清底情
做好前期工作准备
在确定盐穴储能产业发展定位后,肥城市立即行动,开展深入产业调研分析。规划了肥城市盐穴储能产业园,高标准编制储能产业规划,委托国网山东经研院编制了区域电力规划,委托武汉岩土力学所、山东煤田勘察设计院对肥城市经开区盐穴资源进行评估评定和前期测穴,并对测试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加快了项目的引进导入。
肥城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主厂房内景
强化服务 配套支持
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项目签约后,通过国土空间利用规划和“三区三线”调整,为项目预留充足土地空间。政府国企发挥“生力军”作用,累计投资推动“三纵三横”产业园区路网、综合管网等基础工程建设,为项目提供配套支持。组建服务专班,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保姆式服务”,持续破解堵点难点问题。1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项目所用盐穴,从勘探定位到交付仅用时3个月,300MW实现当年完成手续办理、当年开工、当年完成主体建设。项目外线接入20公里,涉及周边县区多个乡镇,并跨越大汶河,路线长、难度大,经过持续协调,最终成功帮助项目完成电接入手续。
省委书记林武调研肥城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项目
面对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新机遇,肥城市立足境内拥有大型井矿盐生产基地的优势,充分利用地下盐穴空间,以敢于尝鲜的勇气,科学谋篇布局、强化服务保障,实现了“变废为宝”、“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产业“聚变”,正在向建成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千兆瓦级盐穴储能示范基地阔步前进,为泰安市打造中国“储能之都”提供了强力支撑。
(投资促进科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