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动态】新泰经济开发区:锚定新兴产业赛道,引领特色产业集群加速跑
2024-07-02 浏览量:

近年来,新泰经济开发区统筹园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面贯彻落实泰安市开发区“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装备、高端化工为代表的三大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新泰经济开发区成功入选省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试点园区和省级示范型数字经济园区,开发区智能起重产业大脑入选全省首批“产业大脑”试点库。

一、聚焦新质生产力,加速布局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光电科技、智能终端、激光装备”为主攻方向,集聚华能光电、立为激光等企业36家;以浪潮智能终端项目为链主,将落地建成多个产业配套项目;积极推进智算中心、金属3D打印、新泰数贸港等项目签约落地;华能光电建成华北地区唯一一家“棒纤缆”一体化完整产业基地。新能源及装备产业,闭环推进“绿色发电—储能换电—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推广“光伏+智能微电网”建设,加快构建“零碳”产业体系,东风新能源整车组装、钠博固态电池、山东高速储能等项目有序推进,产业链条更加完善。高端化工产业,主攻碳基新材料、氟硅新材料、氢醇新能源三大方向,德普年产20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电子级硅烷项目车间开工建设,三氯氢硅及偶联剂系列产品正在规划设计;为抢抓发展“绿电-绿氢-绿醇”产业链,以“制”突破,重点推进分布式光伏绿电制氢制甲醇,新泰经济开发区全力推进年产10万吨级绿色甲醇等项目落地建设,逐步将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百亿级绿色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

二、高标准打造特色园区,全面提升产业承载力

实施“筑巢引凤”行动,集约化规划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定制厂房,开工建设新一代信息产业园、激光智造产业园、光电科技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坚持招商与建设同频共振,全力打造企业“拎包入住、轻资产运营、快速投产见效、迅速做大做强”的高质量产业承载平台,以园聚企、延链成群。从源头上筑起绿色低碳发展屏障,发展适用园区分布式光伏、微风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智能微电网,逐步构建“风光储直柔”综合供能新体系,依托船级社开展企业全球绿色认证,助力企业节能降碳、节本增效,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争创绿色工业园区和低碳零碳园区,努力争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一是科学“管理”提质效。向管理要效益、要竞争力,开发区以企业升级培育为导向,按照“试点示范-试行推广-执行全覆盖”的整体安排,探索推进“亩均论英雄”的园区企业管理改革,用好激励扶持与倒逼机制,引导企业效益最大化、效率最优化,进而实现全要素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推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二是盘活“闲置”促升级。由易到难逐项问效破解,探索搭建基金、供应链金融、保险担保等金融资本体系,支持企业拆迁开发、产业转型以及发展工业地产,重点实施新汶水泥厂、东都农药厂、齐鲁智能园等资产的处置与开发建设,加快推进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工程。三是提升园区设施。推进果都污水处理厂整体改造提升,完成10KV、35KV双回路供电线路建设,配齐高精度线路板园区、光电三期等水电气配套设施。

四、推动产业协同,实现集群共赢发展

坚持链式思维,强化产业绿色、协调、共享发展。一是助力融通发展。依托吉利远程、东风新能源等汽车整车生产基地项目,做大培强整车制造能力,优选本地零部件配套采购,设立贸易公司整合发展东风、一汽、二汽、重汽等汽车零部件集采供应市场,以订单市场为动力,重塑全市22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专业研发及制造能力,实现大中小企业高效互动、互通、互促协同发展,构建融通创新发展示范样板,推动整车及配套向新能源转型,打造国内知名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二是加快数实融合提升。全区集聚工业企业超570家,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2家,用好企业设备更新国家扶持政策,摸清底数、做好计划,今年重点实施新沙单轨、安途制动、瑞泰绝缘子、新鼎机械、明兴铸造等50家企业技改扩规项目,引入惠乐喜乐工业母机等项目,合作推进企业个性化数智改造,全力推动企业工业智造水平实现新跃升,争取三年内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数实融合培强输变电、煤机、汽车、起重等高端装备品牌竞争力,争创起重机械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助推企业持续向产业高端进阶升级。三是激发创新活力。充分发挥人才集团的引领作用,以及清华启迪孵化器和中关村信息谷的全球创新网络,深化企业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力争两年内实现规上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筹建新质生产力综合赋能中心,打造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带动企业人才梯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加速迭代,从源头上推动企业脱胎换骨、增强核心竞争力。

(开发区管理科 供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