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安市商务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落实情况
2018-11-25 浏览量:

第一部分 关于“农产品老字号专项规划”的落实情况

一、泰安市老字号企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市共有“山东老字号”17,分别是:德兴堂梁氏正骨研究所(注册商标“德兴堂”)、泰安市岱岳区西御道肉食厂(注册商标“西御道”)、泰安市亨得利钟表眼镜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为“亨得利”)、泰山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泰山”)、山东宁阳不老枣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不老枣”)、泰安市泰山日出酒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泰山元尊”)、山东金彩山酒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彩山”)、泰安市王氏正骨研究所(注册商标“王佃木”)、山东富世康制粉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富世康”)、肥城康王酒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康王河”)、山东泰之源食品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君祥”)、山东社汇酒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唐龙一品液”)、肥城鸿熹桃木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泰山桃木王”)、泰安市翟家香鸡有限公司(注册商标“翟家香”)、新泰市新汶食品酿造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新汶”)、山东浩翔固源春酒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固源春”)。目前大部分老字号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市老字号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实现利税收入1.8亿元。

二、前阶段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们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原则,为老字号发展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保护老字号传统文化遗产,支持老字号企业体制、技术和经营管理创新,传承和弘扬老字号优秀文化,促进老字号在振兴发展中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

(一)高度重视老字号企业的振兴发展。一是制订扶持政策。为推动老字号发展,制订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了对服务业品牌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了市、区县、企业三级联动工作制度,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老字号企业的再发展。二是积极争取资金扶持。千方百计帮助各老字号企业申报省、市财政扶持、奖励资金,先后向市财政局、市服务业办公室申请老字号发展专项资金,鼓励老字号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把发展老字号纳入品牌经济发展规划。在全市商务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把振兴老字号品牌作为发展品牌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鼓励和支持老字号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推动老字号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营造老字号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为企业构筑推广平台。鼓励全市老字号企业参加省商务厅和老字号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特别是组织我市老字号和名优品牌企业参加了“山东品牌中华行”系列活动,其中鲁菜根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山东泰之源食品有限公司在 “山东品牌中华行”香港站活动中,与来自台湾、日本、韩国等近20个国家(地区)的客商达成协议意向40余个,协议金额超过30万元;现场成交客户数500个,现场产品销售及成交额达6万余元。二是强化服务意识,主动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为推动传统老字号企业积极转型升级,先后组织有进出口业务意向的企业参加外贸培训,并为有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积极牵线搭桥,推动老字号企业与新兴产业进行交流,共同商讨合作方向。

(三)切实加快推动老字号发展。一是实施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了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调度掌握全市老字号企业经营状况,引导老字号企业改造提升,创新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二是适时组织开展老字号申报工作。2017年组织辖区14家老字号企业参与第四批山东老字号的申报工作,通过努力,使山东富世康制粉有限公司、肥城康王酒业有限公司等8家获企业评“山东老字号”,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三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山东泰之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蜂蜜系列产品为主的传统老字号企业,其蜂蜜品牌“君祥”虽然质量较好但是仅在泰安地区有一定知名度,去年通过积极参加“山东品牌”中华行香港、南京、南昌、武汉站等系列活动,在展会中受到了广大中外参会者的追捧与喜爱,有效提升了该品牌蜂蜜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了“君祥”蜂产品国内国外销售市场,元旦前在济南宽厚里老字号街君祥蜂蜜店第46家正式营业,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以上。

(四)积极探索老字号企业发展新思路。推动企业开展产品创新、服务创新,鼓励企业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扩张之路,通过政策引导、专家指导等形式,老字号企业取得新的发展。富士康面粉、君祥蜂蜜、新汶酿造等老字号企业创新经营模式,逐步告别传统手工作坊模式,向生产标准化、经营连锁化、公司集团化的方向发展,积极开发出老字号品牌的熟食、糕点、真空食品、调味品、绿色食品等系列产品。宁阳不老枣、金彩山酒业、泰山酒业、君祥蜂蜜等纷纷开展网上营销,打造“PC+O2O +移动端”,利用专卖连锁店建立线上线下营销平台,开展“网络、电视、手机三屏网络”联动营销的全网营销模式。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市老字号企业实现线上营业收入2.85亿元,占全部销售收入的11%

三、老字号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人才流失,队伍老化。老字号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独特的工艺技术和自主品牌。有的传统工艺主要靠师傅带徒弟传授方式,由于企业机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员工待遇较低,激励机制不完善,因此,有的身怀一技之长和有管理经验的员工被挖走或跳槽,企业急需的人才又难以引进,后继乏人是老字号困境之一。老字号企业员工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不适应现代生产的要求,是老字号又一困境。

2、墨守成规缺乏创新。老字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节节败退,有的惨淡经营,有的偃旗息鼓,有的改换门庭,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墨守成规,缺乏创新。主要表现是:(1)存在着满足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2)固守原有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格局。(3)宣传品牌、创新品牌、发挥品牌优势不够,从而造成逐步丧失竞争优势,市场分额逐步缩小的困扰。

3、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少老字号企业对商标意识淡薄,有的商标被别的企业投注。在品牌维护方面缺乏力度,当前国内市场造假制假比较猖獗,造假者利用老字号招牌,进行仿冒造假,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使消费者对老字号品牌的信任度降低,老字号的形象严重受损。

四、下步工作打算

老字号所传承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经营理念,具有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老字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新时期开展诚信兴商、弘扬商业文明的核心内涵和宝贵财富。扶持老字号传承和发展信誉好、质量优的产品和服务,是扩大消费、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培育自主品牌的有效途径。引导老字号利用品牌优势做精做强,不断发展壮大,是走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任务。下阶段我们将围绕“做精做强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恢复发展一批”老字号企业,积极推动老字号企业的振兴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推进老字号企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字号发展,支持有条件的老字号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鼓励老字号企业引入现代管理及营销技术,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鼓励引进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主动结合新兴产业,在产品和服务上推陈出新,开拓思路,大力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先进经营模式,以适应市场瞬息万变的需求。

二是继续做好老字号品牌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加大对老字号品牌传承人的培养,根据市场需求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组织老字号传承人开展参观、学习交流和培训活动;维护字号,推动、帮助企业把老字号商标进行注册;鼓励、协助企业通过拍卖冠名权、转让有偿使用权、以无形资产投资等手段,不断在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内涵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

三是鼓励和支持老字号企业进行工艺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加快老字号升级改造。引导企业改变传统经营模式,更新发展理念,走现代企业创新发展之路。运用多种方式,开展老字号创新成果大比武、包装设计创新等系列活动,营造和增强企业创新发展的氛围和意识,大力推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进一步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加速老字号优化提升。

四是推动老字号企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发文化创意和旅游商品,推出老字号文化旅游线路,提升品牌附加价值,把老字号历史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开发老字号相对集中的特色街区,集中展示老字号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是加大老字号推介宣传力度,支持开拓国内外市场。借助驻京沪、外宣、旅游部门和各种新闻媒体等力量,对老字号的经营特色、文化内涵、历史沿革、创新举措进行推介和宣传,在对外招商活动中增加老字号品牌展示宣传内容,为老字号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供便利;继续利用国内、国际展会资源,组织老字号企业省厅组织的“山东品牌中华行”系列活动和在香港、日韩举办的各类国际专业展会,为老字号走出去开拓视野,寻找商机,创造条件。

第二部分 关于“农村电子商务产业振兴专项规划

”的落实情况

近年来,泰安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8上半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43亿元,增长20%,其中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达到155亿元,增长22%全市电子商务村镇级服务站达到2361个,2018年二季度农产品交易额达到36.7亿元,有8个村被阿里巴巴评为中国“淘宝村”,居山东省第四位。

一、加快农村电商创新驱动发展

在泰安市商务局的支持和推动下,新泰的杞农云商与山东农业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和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并与农大签订了工作协议,聘用相关专家为公司信息化科学家,与高校展开广泛的合作,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公司生产经营。目前已经在石莱良心谷万亩茶园、果都新特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长兴农业产业园等农产品种植基地安装了16套山东农业大学自主产权的“神农物联”物联网设备,全方位监控土壤的墒情、农作物的苗情、空气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风力风向等,指导种植基地种出高品质的农产品。

二、做好电商扶贫工作

2016年国务院把电商扶贫列入产业扶贫项目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电商扶贫工作。制定了《泰安市“电商扶贫”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全市贫困户电商扶贫工作台账》。从贫困人员、贫困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留守妇女等开展电商培训工作入手,促进贫困户增收,实现精准电商扶贫。截至2017年底开展电商扶贫培训班85期,培训村民3520人,贫困人员288人,开设网店7714个,其中60%以上网店月收入超1000元。2018年计划开展电商扶贫培训100期,培训村民4000人;其中现已在岱岳区、肥城、宁阳等地开展培训11期,培训村民350人。

三、推进农村电商企业培植

一是积极培育农产品经销电商企业。重点扶持了青青农场、小背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绿地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杞农云商等泰安市重点涉农电商企业,加快电子商务企业在发展农村电商工作上的应用;二是鼓励发展一批小型电商企业。抓住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机遇,扶持一批大学生村官、农村返乡青年、毕业未就业大学生开办依托本地优势开办小微电商企业。重点培育了禾胤、绿意农庄、景盛园林、漫友服饰、山水圣人等电商扶贫小微企业,在改变农村电商主体弱小的局面的同时,带动农民逐步实现电商致富。

四、推动电商特色村镇打造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四新”促“四化”,大力推进品牌强省战略。泰安市把“互联网+品牌”创建工作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活动,围绕特色主业、主打产品,重点实施一镇一品计划,打造一批特色村镇,提升农产品电商化水平,着力推动农产品上行。促进全市农村特色产品、手工业制品的电商化,推出了以刘台肥桃、肥城桃木雕刻摆件、天宝樱桃、小津口泰山女儿茶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网络销售品牌,其中肥城桃木雕刻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通过举办2017泰山(润恒城)农副产品博览会、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新泰O2O电商购物节等活动,推动本地特色农产品与服务商对接,扩大全市特色产品宣传,提升全市农特产品影响力,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电商村镇。其中全市有8个村镇被阿里集团命名为淘宝村,有一个镇被命名为淘宝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