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市商务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2018-02-01 浏览量:

去年以来,全市商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断加大开放创新力度和工作推进力度,外经贸及商贸流通工作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一、2017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1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8.3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0%完成进出口154.44亿元,其中出口119.48亿元、进口34.95亿元,分别增长14.5%9.8%34.3%。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8,合同利用外资176.05亿元,增长221.6%;实际使用外资39.47亿元,增长15.6%。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3.5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74亿美元,分别增长6.7%15.2%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利用外资增势强劲。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持续两位数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占总量的96.8%,受到省商务厅的多次表扬。外商投资新能源板块集中到账,新批新能源企业7家,其中5家企业到账外资3678万美元,占合同外资总额的35.3%以融资租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已成立的5家外商投资融资租赁企业,实际利用外资7828万美元,在全省融资租赁行业中业绩名列前茅。外资大项目支撑作用提升明显,新批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44个,占项目总量的75.9%;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6个,占项目总量的45.6%

()对外招商卓有成效。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深入推进“招大引强”,大力推行代理招商。全年接待高层次客商28批次、130余人;对接日本住友商事集团、中信建投、日本昭和电线等知名企业30多家;实施赴港台、日韩、欧洲、北美、澳新等17批次、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招商活动。截至12月底,全市在谈利用外项目41个,投资总额41.23亿美元,合同外资33.4亿美元。市政府与华润集团签订了框架协议,光大环保项目、中信环境水处理项目和新泰中电光伏项目已签约落地,泰安市政府与中旅集团达成合作共识,美凯龙等项目在高铁片区建设大型购物中心的项目已签约。新落户世界500强企业5家。

(三)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增长。我市全年进出口、出口、进口三项指标增幅分别列全省第11、第8和第5位,进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外贸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新增获得进出口权企业230家,总数达2348家;新增有进出口业绩企业131家,总数达687家。出口1亿元以上的企业23家,同比增加3家。与阿里巴巴建立新外贸振兴机制,借助每年举办的“泰山论道”跨境电商峰会活动建立跨境电商峰会平台,宣传引导更多的中小企业利用阿里平台拓展外贸业务,加快我市外贸新业态发展。获得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省级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新业态主体认定的企业达到5家,通过“一达通出口企业家数达到186家,实现出口2.2亿元,增长73.2%

(四)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外承包工程业务和外派劳务业务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增速列全省第4位;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433人次,增长7.9%,分别列全省第7、第4位。积极推动我市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扎实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拓宽企业国际发展空间。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7个,增资1,境外投资备案审核额2.02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境外实际投资额7381.2万美元, 增长261.5%,增速列全省第1位;全市备案境外投资企业累计达到75家。岱银马来西亚纺织项目二期建成投产,新增产能40万锭, 相当于在海外再造了一个岱银纺织公司。

(五)商贸流通经济繁荣活跃。一是商贸流通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商贸流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泰政发[2017]4号);下发了《泰安市冷链物流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社会化、网络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二是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顺利建成。我市作为“中央冷链物流示范城市”,是全省第3个上线运营市级冷链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的城市,并获得中央财政扶持3000万元。三是“首届泰山(润恒城)农副产品博览会”成功举办共有来自全国以及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10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前来参展。展会期间共接待参观、咨询群众约25万人次,现场交易额1.8亿元。四是“山东老字号”企业大幅增加。去年全市有8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老字号”企业,总数达到17家,涉及酒水酿造、食品、工艺美术、医药保健等行业,是我市历史上获批数量最多的一次。

(六)电商交易额首破千亿元大关。全年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1050.34亿元,增长44%积极实施“互联网+品牌”战略,4家电商企业成为省级“互联网+品牌”创建工程重点培育对象。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培育农产品电商龙头企业,孵化农村网点,推进农村电商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全市电子商务县乡村三级服务站已达到3585。扎实推进电商扶贫工作,全年举办电商扶贫培训班85期,培训学员3520人。与京东集团联合举办了“鲁产名品泰安”项目说明会;在市电视台开办电商宣传专栏节目

(七)开发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省率先召开了“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检查考核暨突破园区转型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大会”,出台了《关于“突破园区转型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意见》,全市开发区建设发展迎来重大机遇由德国慕尼黑工大国际公司投资的中德安全产业园项目在高新区成立,园内首家外资企业泰安市诺润嘉环保有限公司,实际到账外资4200万美元,是我市突破园区工作的一大亮点。全市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在2016年度全省开发区进位升级考核中“三进两平”;去年7月份“肥城市经济开发区”获省政府批准建立,实现了全市域省级经济开发区全覆盖。

三、2018年工作思路措施

今年全市商务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上级决策部署,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突出“内贸与外贸、引进来与走出去、产业聚集与园区建设、线上与线下、放管服与严执法、业务工作与机关建设”六个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泰安作出更大贡献。主要预期目标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利用外资增长10%左右,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0%左右。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板块”的工作:

(一)园区建设抓转型。重点在“特、强、活、优”四篇文章上下功夫:一是模式上做“特”。开展中外合作园区、特色产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创新型园区、智慧化园区创建活动,提升产业配套服务能力。二是产业上做“强”。引导开发区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投资项目,打造十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三是体制上放“活”。支持开发区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灵活的用人分配机制、市场化的开发运行机制。四是环境上做“优”。鼓励开发区率先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完善生产性、生活性和创新性服务功能,营造创新创业、生产生活良好环境。筹备召开园区建设暨开放型经济发展大会。

(二)利用外资抓招商。一是高端策划包装对外招商项目。聘请世界知名机构,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十大重点产业,策划包装高端对外招商项目,并利用他们的渠道和资源向世界500强及知名跨国企业推介。二是利用好五大优势招商平台。即利用好省里举办的香港山东周、欧洲商务周、日本商务周、韩国商务周和“选择山东”全球路演活动,推介项目、谋求合作。三是巩固深化委托代理招商机制。完善8家境内外机构担任招商代理,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专业化和市场化运作。

(三)对外贸易抓培育。一是培育队伍。抓好“双百工程”,年内新增外贸进出口获权企业和实际新发生进出口业务企业各100家以上。二是培育骨干。促进35“三强”企业外贸进出口业务加快发展,培植壮大龙头骨干外贸企业。三是培育新业态。深入实施“跨境电商进万企”专项行动,发挥好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带动功能,推进公共海外仓工作。四是培育服务贸易新增长点。重点培育信息、金融、研发设计等技术密集型服务出口。

(四)外经合作抓对接。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对外投资合作,促进技术、装备对外输出。推动我市纺织服装、电力设备、煤矿机械等优势产能对外投资合作,推动电力、交通、通信等行业的装备、技术和服务参与“一带一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合作。

(五)商贸流通抓升级。一是培育10个“三强”商贸流通项目,推进市场主体规模和经营能力不断升级。二是抓好“双试点、三推进、三升级”。即抓好全国冷链物流示范城市和山东省共同配送试点城市工作;推进智慧便利店进社区、品牌农产品进超市、智能快件箱进楼宇;推动全市批零餐饮业、家政服务业和典当业转型升级。

(六)电子商务抓创建。组织开展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示范乡(镇、街道)、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开展“互联网+品牌”专项行动,打造10个省级或国家级电商名优品牌,建设10个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抓好电商扶贫和电商培训工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