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举措类)——《泰安市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4-01-29 浏览量:

一、制定背景

商务部等9部门办公厅(室)《关于印发〈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23〕419号)及省商务厅等9部门印发的《山东省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上述文件要求。

二、制定依据和目的

依据:商务部等9部门办公厅(室)《关于印发〈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23〕419号)及省商务厅等9部门印发的《山东省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目的:建立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建设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贸市场)和农村新型便民商店,使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进一步畅通,农民增收和消费提质实现良性循环,更好满足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

三、重点事项和特色亮点

(一)完善县乡村三级县域商业网络设施和业态

1.增强县城商业综合服务和辐射能力。充分发挥县城县域消费升级“排头兵”作用,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对县城购物中心、综合商贸中心、大型连锁商超等现有商业网点改造升级。

2.提高乡镇商贸中心商业集聚效应。鼓励和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邮政快递企业和供销合作社通过自建、改造、合作等方式,对现有乡镇商业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完善场地基础设施、生产经营设施设备、保鲜冷藏和仓储配送设施设备、智慧化管理服务等配套设施设备或系统建设。

3.积极推进村级商业的规范建设。统筹邮政、快递、电商等资源,推动村级站点设施共建、服务共享,丰富日用消费品、农资、邮政、快递等服务,实现“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提高农村商业网点便民服务水平和可持续运营能力。

(二)提高农村物流共同配送能力

1.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快递物流龙头企业、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升级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快递物流站点、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和邮政快递网络,完善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实际工作配齐生产经营设施设备、保鲜冷藏和仓储配送设施设备、智慧化管理服务设施设备等,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增强服务能力。

2.加强农村物流资源整合。引导本地主要快递物流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入驻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开展业务整合。

3.鼓励即时零售模式发展。鼓励引导本地零散商超、便利店、药店、杂货店等商店主动对接电商平台、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邮政快递企业,通过线上订单精准匹配周边消费订单,依托电商平台、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邮政快递企业的第三方物流体系,采取线下配送模式,降低商店运营成本,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到家服务,丰富县域消费供给,激发消费潜力,盘活县域实体经济。

(三)推动县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

1.培育县域商贸流通龙头企业。鼓励有实力的农村商贸流通企业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重组,创新商业模式,提高经营质量和效益。

2.支持企业开展供应链赋能。支持一批邮政、供销、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从传统商品批发、零售向上下游一体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转变,增强对县域商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3.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供销、邮政、快递和农村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运用5G、北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重组,强化数据驱动,推动产品创新数字化、运营管理智能化、为农服务精准化,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四)丰富农村消费市场

1.投放适合农村的优质商品。到2025年,力争每个县市区成立一个基本囊括限额以上零售企业、议价能力较强的县域零售商采购联盟。市级层面依托行业协会成立一个囊括重点零售企业、议价能力较强的零售商采购联盟。

2.提升农村生活文化服务功能。依托乡镇商贸中心、农村集贸市场等乡镇商业设施改造,引导餐饮、亲子、娱乐、维修等服务业态聚集,促进家政服务向县域下沉。依托乡村丰富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出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精品文旅名镇和旅游民宿集聚区。

(五)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1.建设一批电商镇和电商村。组织开展“全市电商乡村行”行动,制定电商镇、电商村标准规范,出台导向性政策进行支持引导,成立专门团队辅导培训。

2.培育农特产品区域电商品牌。利用农特产品特有上市时间节点策划举办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电商消费季活动,形成具有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的电商活动品牌,利用活动品牌影响力策划打造、推广泰山茶、泰山黄精、泰山板栗、肥城桃木、宁阳大枣等特色区域品牌,提高农特产品品牌曝光度,助力泰山特色时令农产品触网出圈,变“流量”为“销量”,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

3.鼓励农村电商创业就业。继续实施电商人才“千人行动”“万人计划”培育工程,在社区、乡村层面,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电商培训活动。

(六)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质量

1.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稳步推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全面实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

2.提高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鼓励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产地就近建设改造具有产后商品化处理和跨区域配送功能的产地集配中心、冷库、产地仓等设施,配备产后清洗、加工、预冷、烘干、质检、分级、包装、冷藏等设备,完善检测、加工、配送、追溯功能,提高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

(七)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1.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依托我市农产品主产地、主销地、集散地,培育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骨干流通企业,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等各类零售终端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2.加快补齐冷链设施短板。加快推进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等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高农产品冷链流通效率,进一步降低流通损耗。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