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推进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市商务工作意义重大。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泰安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强主体、扩平台、办活动、建协会”为指导,突出消费扩容提质、产业链精准招商、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发区提档升级、现代物流跨越提升“五大重点”,强化干部队伍建设这一根本保证,登高望远、奋力争先,确保各项指标增幅继续“进八争五奔前三”,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主要预期目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签约引进40个以上投资过10亿元的重点产业项目;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幅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聚力推动消费提质扩容
(一)建好消费载体。围绕继续争创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全省现代流通强县、全省商贸中心建设引领县等荣誉试点,进一步制定完善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引导新合作等龙头商贸企业建设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等。突出数字化改造提升,指导泰城东部智慧商圈等争创省级智慧商圈。深化国家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争取主城区便民生活圈全覆盖。依托吾悦欢喜街、温州步行街等开展省、市示范街区建设评选,发展夜经济等新型消费业态,打造吃住行娱深度融合的消费场景,助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二)抓好社零指标。加大限额以上企业培育力度,通过给政策、抓评比、创品牌,支持骨干流通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围绕高校餐饮等领域开展攻坚行动,鼓励个转企、企升限;做好统计监测、服务指导,形成社零指标稳增长合力。借鉴“薪太软”聚合平台模式,探索消费数据资金存留本地的新路径,聚力破除“流量之痛”。
(三)办好促消费活动。围绕“市县一体、部门联动、企业让利”思路,每月确定一个消费主题,组织新能源汽车下乡、家电家具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开展泰山美食节、老字号国潮等特色活动,策划东平湖开渔季、樱桃节、桃花节等地域特色鲜明的电商促消费活动。引导餐饮行业协会、电商协会、泰安老字号协会等参与商务重大活动,提振社会消费预期。
(四)塑好电商生态。围绕打造“产业+电商+配套”生态体系,挖掘诺泰、海针等一批示范企业,引导工业企业成立电子商务公司,打造一批源头工厂。继续创建一批省级电商基地、电商园区,增强电商聚集效应。抓好泰安交运物流等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和仓储园区建设,发展一批共享云仓,降低物流成本。加强与“好品山东、商行天下”融媒体运营合作,开展县域线上促销费专场活动,一月一场,甄选家乡好物,提升“泰山好品”品牌影响力。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对接,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MCN机构。通过校企合作、电商大赛等方式,加强电商人才引育。开展“全市电商乡村行”行动,培育一批电商镇、村。力争2024年度网零额同比增长15%左右。
(五)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常态化抓好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聚焦批零住餐及汽车拆解、汽车流通等重点领域和企业,摸清底数,理清界限,压实责任,确保全市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二、聚力推动产业链招商精准见效。
(六)完善“3+9+N”工作体系。调整充实3个驻点招商力量,与各县市区、泰安高新区、旅开区、汶河新区9个载体单位要形成联动招商之势,与13个重点产业链专班等N个专业机构要强化对接合作,培养一支“拼字当头、抢字为要、实干为本”的精干招商队伍。
(七)深化“五大”提升行动。一是基金招商提升行动。新联系一批基金和投资机构,借助优质资源洽谈引进新的项目。二是代理招商提升行动。新发展3-5个全国知名招商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健全招商体系网络。三是项目策划提升行动。重点围绕当前投资风口、热点,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基础,深化未来产业研究和项目策划推介,编制3-4个细分产业链发展分析报告,策划一批新的招商项目。四是以商招商提升行动。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围绕产业链、供应链抓招引,加强与国资平台公司的联络,聚焦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领域开展项目招商。五是节会招商提升行动。精心筹办2024中国(泰安)投资合作洽谈会等招商活动,用好进博会、青岛峰会、儒商大会等优质平台,会同重点产业链,在重点城市策划一批招商推介活动。
(八)完善“4+2”督导保障机制。完善“月通报、季调度、季排名、半年观摩、年终考评”工作机制,建立策划项目、投资信息、在谈项目、签约项目“四张清单”,构建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平台,以书记县长项目工程和“项目签约大比拼”为抓手,形成更加科学的激励机制。另外,针对当前对接项目多为科研课题产业化转化、新赛道培育项目的实际,研究进一步修订完善招商引资政策,破解项目引进前置扶持政策少的问题。
三、聚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九)推动外贸进出口促稳提质。一是主体培育。实施新一轮外贸跨越提升行动,深入落实“双百”培育计划,发挥商协会、产业链、孵化基地、产业园、产教融合基地等资源优势,持续开展专题培训、精准服务、贸易对接等活动,稳定基本盘,深挖优质企业潜力。同时,着力招引一批优质制造业外贸企业、机电高新企业及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等出口主导型项目。二是市场拓展。落实省级境外百展计划,以“泰山展团、展贸全球”品牌组展,实施“百企百展”出海行动,组织300家次以上企业参加100个以上境内外展会,助力企业持续开拓RCEP、“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三是模式创新。培强做大外贸新动能,开展“产业带+跨境电商”培育行动,发挥全市跨境电商协会作用,孵化培育企业主体和专业人才;支持公共海外仓企业优化完善服务功能,带动中小微企业顺利出海。加大服务贸易和外包企业精准培育,加快推动泰盈科技智能客服等业务“走出去”,培育更多智财翻译式的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做好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创建前期工作。四是平台赋能。发挥泰山区对外开放强县、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岱岳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区、高新区保税进口仓、东平县保税进口仓、泰山内陆港等平台作用,推进与山东港口集团等大型贸易公司合作,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业绩外流企业台账,“一企一策”力促回流实效。
(十)推动利用外资量稳质升。一是多渠道抓招引。实施“跨国公司、央企国企”对接活动,抓好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招引。邀请知名投行、基金公司、外资商协会等机构开展培训,指导各县市区、功能区拓展国有企业境外发债返程投资、QFLP利用外资、工程利用外资、光伏和盐穴资源利用外资等渠道。二是全方位优服务。发挥泰安市稳外资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加强与外国商协会、外资企业等单位常态化沟通,在光伏、生活垃圾、盐穴储能、抽水蓄能、市政设施工程等项目推进中,优先使用外资。发挥外商投资服务大使的职责,开展外资企业大走访,引导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三是全过程抓推动。落实《泰安市外资纳统管理办法》,按照“在谈、签约、注册到资”闭环管理原则,对“三个一批”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优化考核办法,突出利用外资总量、高技术利用外资和省级开发区利用外资,督促各单位协同用力。
(十一)推动对外经济合作平稳有序。加快国际化布局,推动我市优势产能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和工业化进程,鼓励我市重点企业列入省级本土跨国公司培育认定名单。一是以资本出海带动外贸提升。推动传统产业对外投资,高质量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基地,通过资本、产业的出海,带动中间品贸易和原材料进口,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二是以承包工程带动产能输出。以对外承包工程为抓手,带动装备出口和技术、标准、劳务等服务走出去,重点围绕电力、建筑、安装企业,推动泰建、兴润、特变电工等企业以工程承包带劳务;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获取境外资源,引进高端要素返投我市。
四、聚力推动开发区提档升级
(十二)推进开发区创新发展。结合开发区“三年攻坚”行动,指导各开发区坚持目标导向,紧盯考核指标,完善体制机制,细化分解任务,充分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全面实现各开发区在全省考核中争先进位。同时,支持汶河新区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
(十三)推动泰安综保区建设。加快建成保税物流中心,适时启动综保区申报,同步做好项目招商和建设。
(十四)开展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指导泰安高新区充分借助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的医养健康资源集聚优势,促进医养健康产业发展,争取各类现场会等在我市召开。
五、聚力推动现代物流跨越提升。
(十五)抓实“三十”主体培育。对重点物流企业、园区逐一上门辅导,指导制定转型升级计划,举办物流与重点产业链融合发展对接辅导、全市物流数字化转型升级等专题培训,着力招引一批供应链企业,力争2024年规上物流企业突破90家,营收达到80亿元。梯次推动长鑫物流等现有4A级企业参加5A级评选,泰安交运物流等地方龙头物流企业申报国家4A级物流企业。发挥市物流与供应链商会(协会)作用,打造物流与供应链“企业之家”。
(十六)抓好项目建设。围绕数字化平台建设、人工智能应用等方向,全年力争引进过亿元现代物流与供应链项目7个以上,举办集中签约、开工仪式,适时组织现场观摩。
(十七)推进两业融合。总结推广两业融合(速恒与普瑞特服务外包)模式、仓储物流数字化改造(蒙牛数字化物流)模式。发展城郊大仓、共享仓储、场景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平台支撑、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的供应链生态。
(十八)注重数字转型。推广肥城城资物流、泰啤物流等数字化平台发展模式,鼓励龙头物流企业与国资国企强强联合,建设数字化、智慧化综合物流平台。引导制造业企业向蒙牛乳业、特变电工等数字化转型企业学习,推动供应链数字化。
六、坚持和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
(十九)把稳政治方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1151”全链条工作推进机制,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抓好统战、群团等工作,确保商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网络空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文明单位、文明机关创建,守住管好商务领域意识形态主阵地。
(二十)抓实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基本制度。深化“三个能力”提升行动,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商务青年分类培养工程,建立“拉练晾晒”“导师带徒”“三抓三比”培养模式,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评选“学习标兵”“创新标兵”“实干标兵”“宣传标兵”“商务青年标兵”,打造专业、进取、开放、包容的高素质商务青年干部队伍。
(二十一)强化作风提升。深化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对标“三个能力”提升标准要求,深入开展“三晒一评一公开”和干部考核评价,强化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严管厚爱作用,带动年轻干部常学习、重实干、勇争先、讲奉献、善团结,进一步树牢“创新实干、进位争先”工作理念,倡树“高、新、实、快”工作作风,凝聚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十二)推动改革创新。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激发改革开放活力。统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共同进步的工作氛围。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升法治建设水平。
(二十三)筑牢廉洁底线。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筹推进党规党纪、廉洁文化、廉政警示、家风教育和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持续提升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要求,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强化重点岗位监督管理,织密扎牢防控措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泰安市商务局
2024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