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提升年 物流这样干 —— 新泰市、肥城市
2024-04-02 浏览量:

现将新泰市、肥城市2024年物流业工作要点整理刊发,供参考借鉴,促工作落实。

新泰市

以做大、引强、集聚为发展主线,以“物流+”为重要抓手,推动物流业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新增规上物流企业8家,培育国家4A、3A级物流企业各1家,招引落地1个大型综合物流园区,搭建2个供应链平台并上线运行1个。

一是强化龙头培育、壮大行业规模

重点扶持瑞通运输参评A级物流企业,提高本土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抓实“三十”主体培育,对纳入名单的物流企业、园区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培育优势物流企业。鼓励支持益客、食安公社等自有物流的企业进行物流产业剥离,实现降本增效。新增规上物流企业8家,壮大规上物流企业群体规模。

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完善物流体系

以项目建设完善冷链物流设施、搭建供应链平台、带动电商产业等,推动全市物流产业升级。2024年拟新建物流和供应链类项目7个,包括春汇智能冷链物流仓储项目、新能源持车运力平台项目、浙商中拓山东金茂供应链平台项目、山东电商毛刷供应链基地项目、泰安内陆港大宗煤炭集散中心项目、远程本途新能源综合能源补给港项目、特变电工物流供应链合作项目。

三是加快数字转型、促进“两业融合”

加大政策支持,鼓励制造业企业向特变电工学习,从仓储、制造等环节推动数字化转型。重点打造以中拓金茂库为核心的供应链平台,实现钢材供应链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利用瑞通物流网络货运平台,整合全市物流运力,实现货运信息共享,推动我市制造业企业与物流企业的深度融合。

四是加大招商力度、夯实发展根基

与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物流龙头企业积极洽谈,紧跟山东港口等省属企业相关业务板块争取开展合作;积极引进世界500强物流与供应链类企业、中国物流企业100强、中国民营物流企业100强在我市投资落地。

肥城市

全面落实肥城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鼓励“泰畅通”平台做大做强,着力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两业融合”。全市规上物流企业营收增长10%,力争达到5.6亿元;梯次推动肥城长鑫物流、鑫拓物流等现有4A级企业冲刺5A级,并支持城资物流申报4A级物流企业。

一是加强物流企业主体培育

发挥我市现代物流与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牵头抓总作用,发挥《肥城市促进现代物流与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实施意见》示范作用,围绕泰安市物流中心提出的“三十”(十大物流企业、十大物流园区、十大供应链企业)主体培育目标,逐一上门为重点物流企业和园区提供指导,组织企业积极参加专题培训,帮助企业拓宽经营思路、升级改造,为我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二是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在全市推广泰安邮政物流与山东一滕新材料“两业融合”典型经验,鼓励全市大型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降低成本,提高物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从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优转变。

三是加快物流业数字化转型

深化网络货运平台发展,大力宣传推广城资物流数字化平台发展模式,鼓励我市龙头物流企业与市属国企强强联合,共同打造数字化、智慧化综合物流平台,服务全市产业链发展,提高物流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稳步推进“票e真”试点项目,实现司机个人所得税代缴,鼓励和支持更多重点物流企业接入网络货运平台,大幅提升平台交易额,2024年交易额不低于6亿元。引导鼓励更多物流企业统一入驻国有物流平台,与加油站、维修站、保险公司等进行统一谈判和采购,进一步帮助平台企业降本增效。

四是深入推进内陆港建设

积极对接山东港口集团、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动肥城“一港多站”建设,打造集泰惠储煤基地、湖屯场站、查庄矿场站一体式运营模式,充分利用泰惠储煤基地,完善场站监管功能,与港口集团协商争取铁路优惠政策。同时加快湖屯场站、查庄矿场站内陆港项目对接沟通,争取尽快落地。实现企业产品在肥城进港出海“一单式”服务,积极吸引济南平阴企业到肥城上列,方便企业运输,又实现降低成本。

五是探索发展供应链金融

围绕解决生产企业资金难题,依托供应链为生产企业提供“物流托盘服务”,积极推动山东港口与瑞福锂业、农大肥业、福宽生物等企业加深合作关系,进一步建立供应链金融业务关系,利用山东港口的授信额度和资金为企业提供进口运输服务,加快推进“山东港口集团供应链合作项目”实施。为生产企业、物流企业提供物流金融支撑,让物流转起来,生产活起来。

(市物流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供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